所有栏目
26

化工领域(荧光增白剂、染料等脱盐)

2024/7/11

  荧光增白剂
  荧光增白剂(fluorescent brightener)是一种荧光染料,或称为白色染料,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。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,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,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,达到增白的效果。
  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:①二苯乙烯型,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、造纸、制皂等工业,具有蓝色荧光;②香豆素型,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,用于赛璐璐、聚氯乙烯塑料等,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;③吡唑啉型,用于羊毛、聚酰胺、腈纶等纤维,具有绿色荧色;④苯并氧氮型,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、聚苯乙烯等塑料,具有红色荧光;⑤苯二甲酰亚胺型,用于涤纶、腈纶、锦纶等纤维,具有蓝色荧光。

  生产时注意事项
  1、在荧光增白剂生产过程中,不管是二磺酸盐、四磺酸盐、还是六磺酸盐,长期生产时一套设备*好选择一种产品,切忌交叉生产,由于每种物料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,会影响到膜元件的使用寿命;
  2、新膜元件使用前,首先用热纯水漂洗干净,然后用酸、碱性清洗剂交替清洗一次,25℃时测纯水通量及对200PPM MgSO4溶液的截留率,详细记录测试数据备查,以后每生产一段时间(例如一个月)复查一次;
  3、膜元件在每次生产前,必须对膜元件预热,使系统温度接近物料温度时,方可进料(物料必须经过预处理),二者温差一般不超过5-10℃;
  4、膜元件在每次生产温度一般不超过65℃,膜元件在PH=7左右时,可以耐受80℃高温,随着PH的上升或降低,其耐温程度有所下降。